本数据集包括了1张数据表。表中的11个字段包括物种序号、中文科名、学名、中文名、分布区、分布频率、类别(珍稀保护植物、乡土植物、水生植物、外来入侵植物、木本植物、经济作物、园林花卉)、野生/栽培/归化、重点保护类型、水生植物濒危等级、栽培木本用途。
(1)物种名称包括科名、学名、中文名3个相关字段,共104科641种植物。其中除菊科、禾本科、豆科、蔷薇科、苋科、莎草科、十字花科、唇形科、蓼科、唇形科、葫芦科、木樨科、茄科、杨柳科、天南星科、旋花科、眼子菜科外(图2),其余各科种类在9种以下,有38个科仅有1种。
(2)物种分布信息包括分布区和分布频度2个字段。其中分布区是指物种分布的区域,分布频度是物种出现的网格数除以总的网格数(90个)。这两个字段综合反映了雄安新区每个物种的具体分布点和物种多少。其中在一半以上的网格都有分布的物种有22种,大多为绿化树种,比如加杨、槐、榆树、旱柳;还有一部分为农作物,比如玉米、高粱、枣、胡桃、丝瓜等(图3)。可见雄安新区的植物人为干扰的痕迹很重。分布频度在10%–50%之间的物种有151种;73%的物种只在有限的几个网格中分布,即分布频度小于10%。
(3)物种类别字段中对每种物种的具体类别做了明确说明,包括外来归化或入侵物种、野生乡土草本、引进栽培灌木、引进栽培乔木、引进栽培水生植物等多个具体类别。对于重要的、在雄安新区建设开放中需要重点保护和可供栽培利用的类别,使用单独的字段重点标记。
(4)野生/栽培/归化字段。野生植物即一个地区内天然生长的植物;栽培植物指经过人工培育后,具有一定生产价值或经济性状、遗传性稳定、能适合人类需要的野生植物;归化植物是本地区原来没有分布、从另一地区移入、且在本地区能大量繁衍成野生状态、并与本地区的其他植物构成稳定的植物群落,包括自然归化植物、人为归化植物和史前归化植物。从调查结果来看,雄安新区栽培植物比野生植物种类多(图4)。
(5)重点保护字段标注了重点保护植物及极小种群植物。依据2010年08月19日河北省政府办公厅发布的《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发布河北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通知》(发文字号:办字〔2010〕103号)记载,雄安新区内2种野生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同时也是河北重点保护植物)为野大豆(Glycine soja)和细果野菱(Trapa incisa),3种栽培的国家重点保护植物为苏铁(Cycas revoluta)、银杏(Ginkgo biloba)和榉树(Zelkova serrata);13种野生的河北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为二色补血草(Limonium bicolor)、雨久花(Monochoria korsakowii)、浮叶眼子菜(Potamogeton natans)、眼子菜(Potamogeton distinctus)、弯距狸藻(Utricularia vulgaris subsp. macrorhiza)、半夏(Pinellia ternata)、荇菜(Nymphoides peltata)、宽叶香蒲(Typha latifolia)、黑三棱(Sparganium stoloniferum)、萍蓬草(Nuphar pumila)、芡实(Euryale ferox)、睡莲(Nymphaea tetragona)、茶菱(Trapella sinensis);9种栽培的河北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为白杄(Picea meyeri)、青杄(Picea wilsonii)、油松(Pinus tabuliformis)、楸(Catalpa bungei)、连翘(Forsythia suspensa)、玫瑰(Rosa rugosa)、芍药(Paeonia lactiflora)、射干(Iris domestica)、莲(Nelumbo nucifera)。此外,本次调查到8种极小种群植物:石龙尾(Limnophila sessiliflora)仅1979年采到标本,实地调查未发现,存在灭绝的可能性;睡菜(Menyanthes trifoliata)在《白洋淀高等植物彩色图鉴》记载见于白洋淀留通村淀内,实地调查未发现;品藻(Lemna trisulca)、剑苞水葱(Schoenoplectus ehrenbergii)、华黄芪(Astragalus chinensis)、东亚市藜(Oxybasis urbica subsp. sinica)、柳穿鱼(Linaria vulgaris subsp. chinensis)、青蒿(Artemisia carvifolia)等在调查中仅发现一个居群。可见,雄安新区有不少物种迫切需要加强保护。对于重点保护植物和极小种群植物,在建设中应该创造适合生存的环境条件以恢复扩大其居群和个体数量。
(6)新纪录植物。调查发现4种中国新纪录植物,4种河北新纪录植物(表1)。8种新纪录植物均为外来物种,大多数属于入侵种。在植物的保护与利用中,需要重点关注新纪录物种,避免过快扩散,造成入侵危害。
序号 | 中文名 | 拉丁名 | 标本凭证 | 类别 |
---|
1 | 发枝稷 | Panicum capillare | 河北雄安新区调查13区-容城县333省道,115.8°E,39.0°N,Alt. 1 m,采集时间20180703,采集人林秦文等,采集号为2018-470。 | 中国新纪录 |
2 | 白毛马鞭草 | Verbena stricta | 标本凭证:河北雄安新区调查9区-雄县小庄村,116.1°E,39.1°N,Alt. 3 m,采集时间20180704,采集人林秦文等,采集号为2018-497。 | 中国新纪录 |
3 | 蝴蝶大戟 | Euphorbia dioeca | 河北雄安新区调查43区-饭店,116.1°E,38.9°N,Alt. 12 m,采集时间20180912,采集人林秦文等,采集号为2018-658。 | 中国新纪录 |
4 | 多苞狼杷草 | Bidens vulgata | 没采集标本,有彩色照片凭证。 | 中国新纪录 |
5 | 假刺苋 | Amaranthus dubius | 标本凭证:河北雄安新区调查6区-雄县白沟镇,116.1°E,39.1°N,Alt. 0 m,采集时间20180804,采集人林秦文等,采集号为2018-533。 | 河北新纪录 |
6 | 弯果茨藻 | Najas ancistrocarpa | 标本凭证:河北雄安新区调查53区-安新县白洋淀荷花大观园荷塘中,115.9°E,38.9°N,Alt. 10 m,采集时间20181013,采集人林秦文等,采集号为2018-986。 | 河北新纪录 |
7 | 无根萍 | Wolffia globosa | 河北雄安新区调查50区-安新县藻乍淀,115.8°E,38.9°N,Alt. 11 m,采集时间20180910,采集人林秦文等,采集号为2018-633。 | 河北新纪录 |
8 | 鳞根萍 | Lemna turionifera | 标本凭证:河北雄安新区调查50区-安新县藻乍淀,115.8°E,38.9°N,Alt. 11 m,采集时间20180910,采集人林秦文等,采集号为2018-631。 | 河北新纪录 |
(7)水生植物濒危等级。白洋淀是雄安新区的核心区域,水生植物对于雄安非常重要。掌握水生植物的濒危等级,对后续建设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此字段包括不适用、存疑记录、区域野外灭绝、无危、稀有等几种类型。
(8)栽培木本用途。木本植物是一个地区的植物多样性的代表。包括的类型有观赏、果树、生态防护、蜜源、水保、饲用及绿肥、经济作物、药用、有毒、造林等。